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3年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及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目前在校研究生381人。

学院有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第一批次录取专业。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三个专业已通过国际认证。目前学院在校生1903人。

学院现有教师148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95%以上。现有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同时还有校级拔尖人才和青年英才10余人。特聘其他国家专家1人,其他省级专家2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

学院建设有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自主系统与智能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综合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电子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十余个。成立了兵器测控技术研究所、自主智能系统研究所、近场探测与智能控制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

学院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陕西省、西安市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年均科技经费2千多万元。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西安市科学技术奖等各类奖项20多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1千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

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类国际交流平台,积极申报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已有很多学生赴美国、法国、加拿大以及台湾地区等知名高校参与互派交流学生项目,赴国外学习交流。

二、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是集电子、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专业,是陕西省特色专业,该专业于2019年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电为研究对象,学习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电子设备与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培养掌握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电子信息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所用的电子设备,也就没有现在的信息时代。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应用设计、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运维等工作,所涉及领域包括电子、信息、通信及相关领域。

公共基础课:思政类系列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创新创业学、企业(军工)管理、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教育等

专业基础课: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线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科前沿讲座等

专业核心课: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及单片机应用、信息论基础、现代通信原理、数字系统设计(双语)、数字图像处理、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信息采集与控制、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双语)、DSP技术及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