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起源于1978年成立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研室,1989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3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111人,其中专任教师93人,高级职称教师43人,校级青年英才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人。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以及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物联网工程和智能科学与技术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对抗技术是国家一流专业;软件工程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为陕西省一流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信息对抗技术已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受理。

学院拥有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3D信息研发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在智能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视觉、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兵器数字化与智能化、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等学科方向取得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成就。近5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级、国防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6项,获专利授权和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

学院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是IT企业、军工企业、研究所及政府部门,主要从事产品研发、测试、软件开发、教学、研究及管理等工作。近几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得到用人单位好评。

二、专业介绍

智能科学与技术

当今是人工智能快速崛起的时代,许多传统行业正逐步被人工智能所影响。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大大提升人们的生活,给社会带来新的变革。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人工智能、智能控制、信息与大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方法,具备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交互和智能系统集成方面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实现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认知技术等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强调实践动手、创新精神、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创新型技术人才。

本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毕业生可在高校、科研单位和中外企业的研究中心,直接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等相关领域的设计、研发、应用与管理等工作。

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

专业基础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专业核心课:模式识别、人工智能、Python与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信息与知识获取、图论与网络优化、信息论与编码、决策支持系统、生物信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