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一、学院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3年与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2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及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目前在校研究生381人。

学院有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6个本科第一批次录取专业。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陕西省一流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三个专业已通过国际认证。目前学院在校生1903人。

学院现有教师148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62人,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95%以上。现有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2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2人,同时还有校级拔尖人才和青年英才10余人。特聘其他国家专家1人,其他省级专家2人。陕西省师德标兵1人。

学院建设有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自主系统与智能控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陕西省综合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省电子信息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等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十余个。成立了兵器测控技术研究所、自主智能系统研究所、近场探测与智能控制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

学院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军委科技委、陕西省、西安市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年均科技经费2千多万元。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西安市科学技术奖等各类奖项20多项。近五年发表研究论文1千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EI收录论文20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

学院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工业自动化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大赛中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学校开展的各类国际交流平台,积极申报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已有很多学生赴美国、法国、加拿大以及台湾地区等知名高校参与互派交流学生项目,赴国外学习交流。

二、专业介绍

自动化

自动化,就是人们利用机器自动地完成人所需要完成的工作。如今,自动化技术已融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航天飞船、轨道交通信号的控制、汽车的无人驾驶、各种工业制造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小到电灯的自动控制开关,冰箱、空调的控温系统,洗衣机的全自动控制功能实现等。

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的原理和方法及其在各类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就业于技术研发公司、科研院所、工矿企业、铁道、化工、航空、通信等相关部门,从事相关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这一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就业前景更为广阔。

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图学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专业基础课:自动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与仿真、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

专业核心课:运动控制系统、PLC与电气设备、过程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基础、最优控制、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